鼓铸
拼音:gǔ zhù
注音:ㄍㄨˇ ㄓㄨˋ

鼓铸的意思

词语解释:

鼓铸gǔzhù

(1) 鼓风扇火,冶炼金属、铸造钱币或器物

to mint coins by melting metals

引证解释:

⒈ 鼓风扇火,冶炼金属,铸造器械或钱币。

《史记·货殖列传》:“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
唐柳宗元《兴州江运记》:“公命鼓铸,库有利兵;公命屯田,师有餘粮。”
郑观应《盛世危言·铸银》:“美国铸银钱之法,由熔化而鼓铸,范围、淘洗、印花、鏨印,计大者每分时可成八十枚,小者每分时可成一百二十枚。”

⒉ 谓陶冶、锻炼。

前蜀杜光庭《遂府相公周天醮词》:“至于诞形禀气,垂象纵灵,咸资鼓铸之功,率赖生成之力。”
明李东阳《寿祭酒罗先生七十次所寄韵》之一:“旧日贤才多鼓铸,老来神采尚飞扬。”
鲁迅《集外集·斯巴达之魂》:“飘飘大旗,荣光闪灼,於鑠豪杰,鼓铸全军,诸君诸君,男儿死耳!”

国语词典:

冶炼金属以制钱币或器物。

网络解释:

鼓铸

  • 鼓铸,读音是gǔzhù,是一个汉语词汇,解释是鼓风扇火,冶炼金属 。
    • 1、但滇省代京铸钱较之京局直接鼓铸反而增加了铸钱成本。
    • 2、同一时期洋铜自乾隆初期以降输入中国的数量逐渐减少,到嘉道时期已占不到全国鼓铸用铜的十分之一。
    • 3、鼓铸钱刀,素有程限,悯其劳苦,特示矜宽。
    • 4、大鼓铸,规陂池,连车骑,游诸侯,因通商贾之利,有游闲公子之赐与名。
    • 5、凡郡县出盐多者设盐官,主盐税;出铁多者,置铁官,主鼓铸;有多者置官,主税物;有水池及鱼利多的地方置水官,主收渔税。
    • 6、寻诏河东、陕西外,余路并罢;俄诏并河东罢铸夹锡钱,止用旧法鼓铸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ㄍㄨ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FKUC
    • 五行

    (1)(名)(~儿)打击乐器;多为圆桶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铜~|手~|大~|花~。

    (2)(名)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

    (3)(动)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琴|~掌。

    (4)(动)用风箱等扇(风):~风。

    (5)(动)发动;振奋:~动|~励|~舞|~起勇气|~足干劲。

    (6)(动)凸起;涨大:他~着嘴半天没出声|口袋装得~~的。

    • 拼音zhù
    • 注音ㄓㄨ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QDTF
    • 五行

    (动)铸造:~币|~工|~件|~模|~石|~铁|~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