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运
拼音: | wén yùn |
注音: | ㄨㄣˊ ㄩㄣˋ |
文运的意思
词语解释:
文学的气运。
指科举应试的运气。
指科举应试的运气。
引证解释:
⒈ 文学的气运。
引元袁桷《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诗之三:“情寧阐文运,览彼古帝都。”
《儒林外史》第一回:“天可怜见,降下这一伙星君去维持文运,我们是不及见了。”
《清史稿·圣祖纪一》:“一代之兴,必有博学鸿儒振起文运,阐发经史,以备顾问。”
⒉ 指科举应试的运气。
引《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梁廷栋传》:“文运蹇塞,年逾强仕,不青其衿,而利人济物之志未忘也。”
国语词典:
文学盛衰的气运。
网络解释:
文运
- 1、本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并结合现代生态学领域中较新的理论,对四川兴文地区长兴阶的三个古群落进行了结构模式和群落的更替分析。
- 2、本文运用模糊数学知识来解决二手房屋的价格评估。
- 3、本文运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荧光探针技术,检测分裂细胞内、分布和含量的变化。
- 4、本文运用二阶斯托克斯波浪理论和非线性补偿流理论,对水平圆柱上波压力的水平分力进行非线性分析。
- 5、中唐倡导“不平则鸣”、“陈言务去”的韩愈,在古文运动中功勋卓著,在诗歌艺术上也成就非凡。
- 6、本文运用战略管理论,研究中门子公司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为企业将来的发展提供明确的规划。
字义分解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文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