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沮
拼音: | zì jǔ |
注音: | ㄗˋ ㄐㄨˇ |
自沮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自感灰心。 2.自行败坏;自毁。 3.自碍;自阻。
引证解释:
⒈ 自感灰心。
引宋陈亮《进<中兴五论>札子》:“既已疑矣,安能察其言而明其心,此臣之所大惧而卒以自沮也。”
⒉ 自行败坏;自毁。
引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虽微章得象、陈执中以排沮其事,亦安得而不自沮哉?”
⒊ 自碍;自阻。
引明宋濂《<吴潍州文集>序》:“德基尚勖之,毋徒泥子西之言而自沮也。”
清曾国藩《复刘霞仙中丞书》:“夫不明古乐,终不能研究古礼, 国藩之私憾也;郊庙祭仪及军礼等,残闕无徵,千古之公憾也。是皆用以自沮而不达者也。”
网络解释:
自沮
字义分解
- 拼音zì
- 注音ㄗˋ
- 笔划6
- 繁体自
- 五笔THD
- 五行火
(1)(代)自己:~爱|~备|~便|~费|~供|~家|~荐|~救|~勉|~弃|~谦|~强|~杀|~述|~诉|~习|~信|~省|~许|~选|~学|~专|~足|~不量力|~掘坟墓|~鸣清高|~投罗网|~我批评|~言~语|~作聪明。
(2)(副)自然;当然:~不待言|~当努力|~有公道。
(3)(介)从;由:~古|~外|~小|~远而近。
与自沮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