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膏
拼音:jīn gāo
注音:ㄐ一ㄣ ㄍㄠ

金膏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道教传说中的仙药。 2.喻出类拔萃的人物。 3.指磨镜用膏。

引证解释:

⒈ 道教传说中的仙药。

《穆天子传》卷一“黄金之膏” 晋郭璞注:“金膏,亦犹玉膏,皆其精汋也。”
《文选·江淹<杂体诗·效王微“养疾”>》:“水碧验未黷,金膏灵詎緇。”
李周翰注:“水碧,水玉也。与金膏并仙药。”
唐李德裕《二芳丛赋》:“思欲揖金膏而驻魄,扳珠树而輟餐。”

⒉ 喻出类拔萃的人物。

明宋濂《送方生还宁海》诗:“昔在词垣时,英材常骏奔。水碧与金膏,价重骇见闻。”
王闿运《余世松诔》:“盖水碧金膏,非几席之玩;醴泉玉烛,无时日之期。”

⒊ 指磨镜用膏。

唐王度《古镜记》:“但以金膏涂之,珠粉拭之,举以昭日,必影彻墙壁。”
唐白居易《百炼镜》诗:“琼粉金膏磨莹已,化为一片秋潭水。”

网络解释:

金膏

  • 金膏是汉语词汇,
  • 拼音,jīn gāo,
  • 释义:1、为道教传说中的仙药,2、喻出类拔萃的人物,3、指磨镜用膏,
  • 出自《穆天子传》,
  •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
    • 注音ㄐㄧㄣ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QQQ
    • 五行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 拼音gāo,gào
    • 注音ㄍㄠ,ㄍㄠ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YPKE
    • 五行

    gāo

    1. 肥,肥肉:膏粱(肥肉、细粮)。膏腴。膏沃。

    2. 脂油:春雨如膏。膏泽(a.滋润作物的及时雨;b.喻给予恩惠)。

    3. 中医指心尖脂肪,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部位:病入膏肓。

    gào

    1. 把油抹在车轴或机械上:膏油。

    2. 把毛笔蘸上墨汁在砚台边上掭:膏笔。膏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