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拼音:xiōng yá lì sū wéi āi gòng hé guó
注音:ㄒㄩㄥ 一ㄚˊ ㄌ一ˋ ㄙㄨ ㄨㄟˊ ㄞ ㄍㄨㄥˋ ㄏㄜˊ ㄍㄨㄛˊ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意思

词语解释

⒈  匈牙利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1918年11月匈牙利共和国成立后,资产阶级政府因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而无力执政。1919年3月21日由匈牙利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执政,成立苏维埃共和国。苏维埃政府采取措施,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红军。5月击退协约国支持的外国入侵军队。6月制定社会主义的宪法。后因国内外敌人相勾结,发动叛乱,8月苏维埃共和国告终。

字义分解

  • 拼音xiōng
  • 注音ㄒㄩㄥ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QQBK
  • 五行

同“”。

  • 拼音
  • 注音ㄧㄚ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AHTE
  • 五行

(1)(名)牙齿:门~|镶~|~医。

(2)(名)特指象牙:~筷|~章。

(3)(名)形状像牙齿的东西:~子。

(4)(名)(Yá)姓。

(5)(名)(~子)旧时为买卖双方撮合从中取得佣金的人。

  • 拼音
  • 注音ㄌㄧ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TJH

(1)(形)锋利;锐利。

(2)(形)顺利;便利:不~|成败~纯。

(3)(名)利益:有~有弊。

(4)(名)利润或利息:暴~|本~两清。

(5)(动)使有利:毫不~己;专门~人。

(6)(Lì)姓。

  • 拼音
  • 注音ㄙㄨ,ㄙㄨˋ
  • 笔划7
  • 繁体蘇、囌
  • 五笔ALWU

[ sū ]

1.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2. 指须头下垂物:流苏。

3. 昏迷中醒过来:苏生。苏醒。死而复苏。

4. 缓解,解除:以苏其困。

5.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苏剧。苏绣(苏州的刺绣)。

6.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

7. 姓。

8. 见“”字“噜苏”。

  • 拼音wéi
  • 注音ㄨㄟ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XWYG
  • 五行

(1)(名)系物的大绳。

(2)(连)连接:~系|纤~。

(3)(动)保持;保全:~持|~护。

  • 拼音āi
  • 注音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FCTD
  • 五行

(1)见〔尘埃〕。

(2)(量)长度单位;一万万分之一厘米;主要用于计算光波及其他很短的电磁波的波长。这名称是为了纪念瑞典物理学家埃斯特朗而定的。

  • 拼音gòng,gōng
  • 注音ㄍㄨㄥˋ,ㄍㄨㄥ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AWU

gòng

1.  相同,一样:共性。共同。同甘共苦。

2.  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难与共。休戚与共。

3.  一起,一齐:共鸣。共勉。共议。共处(chǔ)。

4.  总计,合计:共计。总共。

5.  与,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gōng

1.  古同“恭”,恭敬。

2.  古同“供”,供奉,供给。

  • 拼音hé,hè,huó,huò,hú
  • 注音ㄏㄜˊ,ㄏㄜˋ,ㄏㄨㄛˊ,ㄏㄨㄛˋ,ㄏㄨ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KG

1.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2.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3.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5.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6.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7.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8. 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10. 姓。

1.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

huó

1.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huò

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

1.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 拼音guó
  • 注音ㄍㄨㄛ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LGYI
  • 五行

(1)(名)国家:~内|祖~|外~|保家卫~。

(2)(名)代表国家的:~徽|~旗|~宴。

(3)(名)指我国的:~产|~术|~画|~药。

(4)(名)(Guó)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