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xí yǐ chéng xìng |
注音: | ㄒ一ˊ 一ˇ ㄔㄥˊ ㄒ一ㄥˋ |
词性: | 成语 |
习以成性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习以成性
(1) 同“习与性成”
引证解释:
⒈ 原谓养成习惯即成本性。
引北齐刘昼《新论·风俗》:“人居此地,习以成性,谓之俗焉。”
唐白居易《策项》:“臣闻人无常心,习以成性;国无常俗,教则移风。”
⒉ 一般用以指坏习惯不易改变。
引宋司马光《乞罢保甲招置长名弓手札子》:“乡村无赖子弟……饮博游荡,习以成性。”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由是而之习以成性,居官则不畏三尺,任职则不畏简书,攫金则不畏市人。”
国语词典:
长期习惯于某种环境,就会形成某种性格。参见「习与性成」条。
网络解释:
习以成性
- 1、故圣王蒙以养正,少而教之,使化沾肌骨,习以成性,有若自然,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
- 2、人无常心,习以成性;国无常俗,教则移风。
- 3、为自己的尴尬找一个台阶,把自己的失误归因于他人,也许是人之常情,但千万别习以成性。
- 4、民之劳逸,随所遭遇,习以成性,有识斯同。
- 5、由是而之,习以成性,居官则不畏三尺,任职则不畏简书,攫金则不畏市人。
- 6、蒙以养正,少而教之,使化雨沾肌骨,习以成性。
字义分解
- 拼音xí
- 注音ㄒㄧˊ
- 笔划3
- 繁体習
- 五笔NUD
- 五行水
(1)(动)学习;练习;温习:~武|~练。
(2)(动)对某事物常常接触而熟悉:~焉不察。
(3)(名)习惯:恶~|陈规陋~|积~。
(4)姓。
- 拼音yǐ
- 注音ㄧˇ
- 笔划4
- 繁体以
- 五笔NYWY
- 五行土
(1)(介)用;拿;按:~少胜多|喻之~理。
(2)(介)依:~次就座。
(3)(介)因:何~知之?
(4)(介)表示目的:~待时机。
(5)(介)〈书〉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书〉(连)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黄河~北|九年~前。
- 拼音chéng
- 注音ㄔㄥˊ
- 笔划6
- 繁体成
- 五笔DNNT
1.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2.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3.变为:长成。变成。
4.可以,能行:成,就这么办。
5.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成。
6.够,达到一定数量:成年累(lěi)月。
7.已定的,定形的: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
8.十分之一:增产三成。
9.平定,讲和:“会于稷,以成宋乱”。
10.姓。
与习以成性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