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善冠
拼音: | yì shàn guān |
注音: | 一ˋ ㄕㄢˋ ㄍㄨㄢ |
翼善冠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冠名。唐贞观中,太宗采古制为翼善冠,自服之。朔望视朝,以常服及帛练裙襦通着之。若服袴褶,又与平巾帻通用。见宋王溥《唐会要.舆服上》﹑《旧唐书.舆服志》。明永乐三年,定皇帝常服冠以乌纱覆之,折角向上,亦名翼善冠。见《明史.舆服志二》。
引证解释:
⒈ 冠名。 唐贞观中, 太宗采古制为翼善冠,自服之。朔望视朝,以常服及帛练裙襦通著之。若服袴褶,又与平巾帻通用。见宋王溥《唐会要·舆服上》、《旧唐书·舆服志》。 明永乐三年,定皇帝常服冠以乌纱覆之,折角向上,亦名翼善冠。见《明史·舆服志二》。
网络解释:
翼善冠
字义分解
- 拼音yì
- 注音ㄧˋ
- 笔划17
- 繁体翼
- 五笔NLAW
- 五行金
(1)(名)鸟类的飞行器官;上面生有羽毛。通称翅膀:双~|蝉~|羽~|如虎添~。
(2)(名)飞机等飞行工具两侧伸出像鸟翼的部分:机~|~型|尾~。
(3)(名)侧:两~阵地|从左~进攻。
(4)(名)二十八宿之一。
(5)(动)〈书〉帮助;辅佐:~助|扶~。
(6)〈书〉同“翌”。
(7)姓。
- 拼音shàn
- 注音ㄕㄢˋ
- 笔划12
- 繁体善
- 五笔UDUK
- 五行金
(1)(形)善良;慈善:~举|~事。
(2)(形)善行;善事:行~。
(3)(形)良好:~策|~本。
(4)(形)友好;和好:友~|亲~。
(5)(形)熟悉:面~。
(6)(形)办好;弄好:~后|~始~终。
(7)(形)擅长;长于:多谋~断。
(8)(形)好好地:~自保重。
(9)(形)容易;易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