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理
拼音:zhú lǐ
注音:ㄓㄨˊ ㄌ一ˇ

烛理的意思

词语解释:

英明治理。
考察事理。

引证解释:

⒈ 英明治理。

《汉书·元帝纪》:“朕承至尊之重,不能烛理百姓,娄遭凶咎。”

⒉ 考察事理。

《旧唐书·代宗纪》:“朕涉道未弘,烛理多昧。”
《朱子语类》卷五二:“若非烛理洞彻,胸次坦然,即酬酢应对,蹉失多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下》:“一涉瞻徇,即为负国溺职……无如烛理不明者,比比皆然。”

网络解释:

烛理

  • 烛理是汉语词语,
  • 拼音为zhú lǐ ,
  • 释义:1、英明治理。2、指考察事理。
  • 字义分解

    • 拼音zhú
    • 注音ㄓㄨ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OJY
    • 五行

    (1)(名)火炬。

    (2)(名)蜡烛:~光|~台|火~。

    (3)(动)〈书〉照亮;照见:火光~天|洞~其奸。

    (4)(量)俗称多少烛的电灯泡;指灯泡的瓦特数(并不是烛光数);如50烛的灯泡就是50瓦特的灯泡。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GJFG
    • 五行

    (1)治玉。

    (2)(名)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

    (3)(名)道理;事理。

    (4)(名)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5)(名)管理;办理。

    (6)(动)整理;使整齐:~发|~一~书籍。

    (7)(动)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路上碰见了;谁也没~谁|置之不~。

    (8)(Lǐ)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