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券
拼音: | yòu quàn |
注音: | 一ㄡˋ ㄑㄨㄢˋ |
右券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刻木为契,分为左右两半,双方各执其一,作为凭信。左半叫左券,右半叫右券。券,契据。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刻木为契,分为左右两半,双方各执其一,作为凭信。左半叫左券,右半叫右券。券,契据。
引《商君书·定分》:“主法令之吏谨藏其右券木柙,以室藏之,封以法令之长印。”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且虞卿操其两权,事成,操右券以责;事不成,以虚名德君。”
宋王安石《次韵约之谢惠诗》:“左车公自迎,右券吾敢责。”
网络解释:
右券
字义分解
- 拼音yòu
- 注音ㄧㄡˋ
- 笔划5
- 繁体右
- 五笔DKF
(1)(名)面向南时靠西的一边;右边。
(2)(名)西:山~(太行山以西的地方;后专指山西)。
(3)(名)“上”。
(4)(古人以右为尊):无出其~。
(5)(动)〈书〉崇尚:~文。
(6)(形)保守的;反动的:极~|~ 派|~倾。
(7)〈书〉同“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