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趺
拼音:zú fū
注音:ㄗㄨˊ ㄈㄨ

足趺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脚面,脚背。 2.指塑像的底座。

引证解释:

⒈ 脚面,脚背。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跗骨》:“跗者足背也,一名足趺,俗称脚面,其骨乃足趾本节之骨也。”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双行缠二》:“新罗绣行缠,足趺如春妍。”

⒉ 指塑像的底座。

晋法显《佛国记》:“像长八丈,足趺八尺。”

网络解释:

足趺

  • 足趺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ú fū ,是指脚面、脚背。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ㄗㄨ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KHU

    (1)(名)脚;腿:~迹|~球|画蛇添~。

    (2)(名)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部分:鼎~。

    (3)(形)充足;足够:~额|~金|~数|~月|富~|丰衣~食。

    (4)(副)够得上某种数量或程度:菜~有十斤。

    (5)(副)足以(多用于否定式):不~为凭|微不~道。

    • 拼音
    • 注音ㄈㄨ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KHFW
    • 五行

    1.同“跗”。

    2.碑下的石座:石~。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