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
拼音:shí háng
注音:ㄕˊ ㄏㄤˊ

十行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后汉书•循吏传序》:“其(光武帝)以手迹赐方国者,皆一札十行,细书成文。”后因以“十行”代指皇帝的手札或诏书。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十行”代指皇帝的手札或诏书。

《后汉书·循吏传序》:“其( 光武帝 )以手迹赐方国者,皆一札十行,细书成文。”
明张居正《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伏以圣主中兴,九译戴同文之治;名王内附,十行承赐札之恩。”

网络解释:

十行

  • 十行与十住、十回向,合称为三贤位。指菩萨于地前所修的十种行,居菩萨五十二修行位次的第二十一位到第三十位。即欢喜行、饶益行、无嗔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语出新译《华严经》卷十九、《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大佛顶首楞严经》等。
    • 1、你读书虽然一目十行,不过我看你是食而不知其味。
    • 2、他看书是一目十行,速度特别快,但只是看热闹,学不到什么知识。
    • 3、他能一目十行地看书。
    • 4、读书要有收获,千万不能一目十行、囫囵吞枣。
    • 5、听说学过速读的人,看书可以一目十行
    • 6、他看书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书虽看了很多,但收获很小。

    字义分解

    • 拼音shí
    • 注音ㄕˊ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FGH

    (1)(数)数目;九加一后所得。

    (2)(形)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 拼音háng,xíng
    • 注音ㄏㄤˊ,ㄒㄧ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F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