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tiān zhī jiāo zǐ |
注音: | ㄊ一ㄢ ㄓ ㄐ一ㄠ ㄗˇ |
词性: | 成语 |
天之骄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天之骄子
(1) 上天的宠儿。汉时,匈奴人自称为“天之骄子”,意为匈奴为天所骄宠,故极强盛。后泛指边疆地区强盛的少数民族或其首领
(2) 比喻有才能、有影响的人
引证解释:
⒈ 汉时匈奴用以自称。后亦泛称强盛的边地少数民族或其首领。 《汉书·匈奴传上》:“单于遣使遗汉书云:‘南有大汉,北有强胡。
引胡者,天之骄子也。’”
亦省称“天骄”。 唐王维《出塞作》诗:“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唐杜甫《留花门》诗:“北门天骄子,饱肉气勇决。”
《旧五代史·外国传·回鹘》:“唐天宝中, 安禄山犯闕,有助国讨贼之功,累朝尚主,自号‘天骄’,大为唐朝之患。”
明邵璨《香囊记·点将》:“天骄恣肆侵疆埸,边烽夜不息。”
毛泽东《沁园春·雪》词:“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⒉ 比喻有才能、有影响的人。
引欧阳山《三家巷》十七:“他在罢工工人里面,简直成了天之骄子!”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十一:“慕韩兄是我们棉纺界的天之骄子。”
⒊ 现有时亦用于讥讽骄气十足的人。
国语词典:
本为汉时匈奴的自称,后泛指得天独厚,倍受重视的人。
网络解释:
天之骄子 (汉语成语)
- 1、广州是海外贸易的中心,扬州是国内商业的中心,其中尤以盐商巨贾是天之骄子。
- 2、刚恢复高考的那几年,大学生常被称为天之骄子。
- 3、她能一举成名,登上影后的宝座,可说是天之骄子了!
- 4、亚力山大可以说是历史上所有天之骄子的典范。
- 5、她原来是个阶下囚,现在却成了天之骄子了。
- 6、一缕阳光,一份祝福,一个天之骄子,降临在幸福甜蜜的家庭,您喜得贵子,我由衷祝福,祝福宝宝,聪明伶俐,人见人爱,健康成长!
字义分解
- 拼音tiān
- 注音ㄊㄧㄢ
- 笔划4
- 繁体天
- 五笔GDI
- 五行火
(1)(名)头顶。
(2)(名)天空:~边。
(3)(名)顶部的;凌空架设的:~窗。
(4)(名)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
(5)(名)一天的某一段时间:天不早啦。
(6)(名)季节:春~|三伏~。
(7)(名)天气:阴~。
(8)(名)天然的;天生的:~资|~才。
(9)(名)自然界:~灾。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造物者:~意。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所住的地方:~堂|归~。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与天之骄子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