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寄
拼音:tíng jì
注音:ㄊ一ㄥˊ ㄐ一ˋ

廷寄的意思

词语解释:

廷寄tíngjì

(1) 清廷给地方高级官员的谕旨,不由内阁寄出,而由军机处密封交兵部捷报处寄往各省,直接书上某官“开拆”,叫“廷寄”

a confidential letter sent direct from the palace to the highest provincial officials

引证解释:

⒈ 清时皇帝的谕旨,分明发和廷寄两种,明发交内阁发布,廷寄由军机大臣专寄给外省将军、都统、督、抚、钦差等大员,开首有“军机大臣奉面諭旨”等字样。

清赵翼《檐曝杂记·廷寄》:“军机处有廷寄諭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鈐之,交兵部加封,发驛驰递……此例自雍正年间始,其格式乃张文和所奏定也。”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此时有个廷寄下来,查问江南军政。”

网络解释:

廷寄

  • 清公文名称,或称寄信、寄信谕旨。廷寄谕旨较明发上谕易于保密,且传递迅速,所以成为清代皇帝传旨施政的得力工具。
  • 字义分解

    • 拼音tíng
    • 注音ㄊㄧ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FPD
    • 五行

    (名)朝廷。

    • 拼音
    • 注音ㄐㄧ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PDSK
    • 五行

    (1)(动)原指托人递送;现在专指通过邮局递送:~信|~钱|~包裹。

    (2)(动)付托;寄托:~存|~希望于青年。

    (3)(动)依附别人;依附别的地方:~食|~居。

    (4)(动)认的(亲属):~父|~母|~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