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昭武穆
拼音: | wén zhāo wǔ mù |
注音: | ㄨㄣˊ ㄓㄠ ㄨˇ ㄇㄨˋ |
词性: | 成语 |
文昭武穆的意思
词语解释:
泛称子孙繁衍,原指文王的子孙众多。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宗法制度,宗庙位次,始祖庙居中,以下父子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祭祀时,子孙也按昭穆,左右排列行礼。 周文王於周为穆, 文王之子武王则为昭,而武王之子成王又为穆。“文昭武穆”原指文王的子孙众多,后则泛称子孙繁衍。参阅《文献通考·宗庙一》。
引南朝陈徐陵《劝进梁元帝表》:“其文昭武穆,跗蕚也如彼;天平地成,功业也如此。”
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文昭武穆,方驾齐驱;公子王孙,朱轮华轂。”
网络解释:
文昭武穆
字义分解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文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 拼音wǔ
- 注音ㄨˇ
- 笔划8
- 繁体武
- 五笔GAHD
- 五行水
1.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武装。武器。武警。武林。武坛。武生。武旦。武丑。武净。武举。
2.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断。武士。武夫。
3.半步,泛指脚步:步武。踵武。行(xíng )不数武。
4.姓。
与文昭武穆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