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子
拼音:bù zi
注音:ㄅㄨˋ ㄗˇ
词性: 名词

簿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簿子bùzi

(1) 记载、登记事项的本子

book

引证解释:

⒈ 簿册;本子。

清李渔《凰求凤·假病》:“我到阴间破了几分小钞,把判官手里的簿子,借过来查一查。”
《儒林外史》第四七回:“乡绅末了一个是唐二棒椎,手里拿了一个簿子在那里边记帐。”
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八章:“偶而遇到一件事情,听得几句对话,作者觉得是有意义的,将来或者有用的,便用本簿子记了下来。”

国语词典:

记录某些事物的本子。

词语翻译

英语
notebook, book
法语
cahier

网络解释:

簿子

  • 簿子,指记载、登记事项的本子。语出清 李渔 《凰求凤·假病》:“我到阴间破了几分小钞,把判官手里的簿子,借过来查一查。”
  • 簿子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明知功课写不完,他索性把簿子撕掉一了百了。
    • 2、请在这本簿子里签上您的名字,吗?
    • 3、一天到晚,他尽在簿子上记些琐琐屑屑的事情。
    • 4、下课时请你们把簿子交下来。
    • 5、我用掉三枝铅笔,还有一整本簿子
    • 6、正在门前卖生药,只见一个和尚将着一个募缘簿子道小僧是金山寺和尚,如今七月初七日是英烈龙王生日,伏望官人到寺烧香,布施些香钱。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ㄅㄛˊ
    • 笔划19
    • 繁体簿
    • 五笔TIGF
    • 五行

    [ bù ]

    1. 本子,册籍:簿册。簿记。簿籍。簿录。

    2. 古代称公文、案卷:对簿公堂。

    3. 古代的仪仗侍从:簿伍。卤簿(古代帝王、后妃、王公大臣外出时的仪仗队。次序排列严格并明文著之于簿籍)。

    4. 笏。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