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坊
拼音: | shū fāng |
注音: | ㄕㄨ ㄈㄤ |
书坊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旧时刻印并出售书籍的地方。
2.旧时印刷并出售书籍的地方。
2.旧时印刷并出售书籍的地方。
引证解释:
⒈ 唐代朝省藏书的馆院。亦为文臣学士校书、修史的处所。
引唐韦述《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台座徵人杰,书坊应国华。”
⒉ 旧时印刷并出售书籍的地方。 五代时书肆, 北宋时书林、书堂, 南宋时书棚以及明清时书铺,皆泛称书坊。
引宋朱熹《答胡季随书》:“误本之传,不但书坊而已, 黄州印本亦多有。”
明叶盛《欧公撰范文正碑》:“若须全文,则书坊固有印本矣。”
《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马二先生上船,一直来到断河头,问文瀚楼的书坊。”
《人民文学》1981年第5期:“逛了书坊,买了不少书。”
国语词典:
旧时刻印并出售书籍的地方。
网络解释:
书坊
- 1、书坊广告是中国古代广告众多形式之一。
- 2、一个榷货主事李尚白,喜读史书,听说苏州阊门书坊中有一部新刊的明史,内容。
- 3、金陵如今有书坊上百家,包括了以唐、周、王三大姓为代表的本地书坊以及福建、苏杭等地大型书坊在此开设的书坊书铺。
- 4、院藏此本为南宋书坊为营利鬻售,据增广本刊印的巾箱本,仅以后集“官制门”一集十卷,共十册,佯充全书。
- 5、活动中,他们将游览“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龙川水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胡氏宗祠和奕世尚书坊等景点,中午还将品尝当地正宗的徽菜美食。
- 6、明代书坊主不仅通过刊刻参与历史小说的传播,而且还以自身的创作实践,对演义小说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字义分解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4
- 繁体書
- 五笔NNHY
(1)(动)写字;记录;书写:大~特~。振笔直~。
(2)(名)字体:隶~。
(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4)(名)书信:家~。
(5)(名)文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