饩牢
拼音:xì láo
注音:ㄒ一ˋ ㄌㄠˊ

饩牢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宰杀过的牲口。

引证解释:

⒈ 谓宰杀过的牲口。参见“餼牵”。

《礼记·聘义》:“羣介皆有餼牢,壹食,再饗。”
唐刘禹锡《天论中》:“羣次乎邑郛,求荫于华榱,饱于餼牢,必圣且贤者先焉。”
《新唐书·崔宁传》:“既败,收餘兵沿江而下,诸刺史震慄,备餼牢以饗士。”

国语词典:

活的牲口。

网络解释:

饩牢

  • 饩牢,拼音是xì láo,注音是ㄒㄧˋ ㄌㄠˊ,释义是谓宰杀过的牲口。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ㄒㄧ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QNRN
    • 五行

    (1)(名)古代祭祀或馈赠用的牲畜。

    (2)(名)赠送(谷物、饲料、牲畜等)。

    • 拼音láo
    • 注音ㄌㄠ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PRHJ
    • 五行

    (1)(名)养牲畜的圈:亡羊补~。

    (2)(名)古代祭祀用的牲畜:太~(原指牛、羊、猪三牲;后也专指祭祀用的牛)。

    (3)(名)监狱。

    (4)(形)牢固;经久:~不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