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扇
拼音:zhé dié shàn

折叠扇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称“ 摺扇 ”。 用竹木或象牙为骨,韧纸或绫绢为面,能折迭的扇子。

引证解释:

亦称“摺扇 ”。用竹木或象牙为骨,韧纸或绫绢为面,能折迭的扇子。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今人用摺叠扇,以蒸竹为骨,夹以綾罗。贵家或以象牙为骨,饰以金银。” 明陆深《春雨堂随笔》:“今世所用摺叠扇,亦名聚头扇…… 东坡谓高丽白松扇,展之广尺餘,合之止两指许,正今摺扇。” 清钱泳《履园丛话·考索·扇》:“或谓古人皆用团扇,今之摺扇是朝鲜 、 日本之制。 有明中叶始行于中国也。案《通鑑》:‘ 褚渊入朝,以腰扇障日。’” 胡三省注云:“腰扇,佩之于腰,今谓之摺叠扇。则隋唐时先有之矣。”《花月痕》第十回:“进去半晌,取出一把摺扇,递给荷生 。” 阿英《灰色之家》三:“那大块头把头一点,将身子前后幌动,抓住折扇。”

国语词典:

以竹片、木片或象牙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而可折叠的扇子。

网络解释:

折叠扇

  • “折叠扇”又名“撒扇”、“纸扇”、“繖扇”、“掐扇”、“摺迭扇”、“摺叠扇”、“聚头扇”、“聚骨扇”、“櫂子扇”、“旋风扇”。是一种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的能折叠的扇子;用时须撒开,成半规形,聚头散尾。
  • 字义分解

    • 拼音zhē,zhé,shé
    • 注音ㄓㄜ,ㄓㄜˊ,ㄕㄜ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RRH
    • 五行

    zhē

    1. 翻转,倒腾:折腾。折跟头。折个儿。

    zhé

    1. 断,弄断:折断。折桂(喻科举及第)。折戟沉沙(形容惨重的失败)。

    2. 幼年死亡:夭折。

    3. 弯转,屈曲:曲折。转折。周折。折中(对不同意见采取调和态度。亦作“折衷”)。

    4. 返转,回转:折返。

    5. 损失:损兵折将。

    6. 挫辱:折磨。挫折。百折不挠。

    7. 减少:折寿(减少寿命)。折扣。

    8. 抵作,对换,以此代彼:折合。折价(把实物折合成钱)。

    9. 心服:折服(a.信服;b.说服)。

    10. 戏曲名词,杂剧一本分四折,一折等于后来的一出:折子戏。

    11. 判决:折狱。

    shé

    1. 断:绳子折了。

    2. 亏损:折本生意。

    3. 姓。

    • 拼音dié
    • 注音ㄉㄧㄝ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CCCG
    • 五行

    (1)(动)一层加上一层;重复:重~。

    (2)(动)折叠(衣被、纸张等):~被。

    • 拼音shàn,shān
    • 注音ㄕㄢˋ,ㄕㄢ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NND
    • 五行

    shàn

    1. 摇动生风取凉的用具:扇子。扇坠(扇柄下端的装饰物)。扇面儿。扇形。

    2. 指板状或片状的屏:门扇。隔扇。

    3. 量词,用于门窗等:一扇门。

    shān

    1. 摇动扇子或其它东西,使空气加速流动成风:用扇子扇。

    2. 鼓动别人去做不应该做的事:扇动。扇风点火。

    3. 用手掌打:扇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