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位
拼音:rùn wèi
注音:ㄖㄨㄣˋ ㄨㄟˋ

闰位的意思

词语解释:

非正统的帝位。

引证解释:

⒈ 非正统的帝位。

唐刘知几《史通·列传》:“如项羽者,事起秦餘,身终汉始。殊夏氏之后羿,似黄帝之蚩尤。譬诸闰位,容可列纪。”
明张煌言《答赵廷臣》诗之一:“敢是天方崇闰位,黄云白草未曾春。”
柳亚子《阴霾》诗:“尧天舜日匆匆尽,已是穷新闰位年。”

国语词典:

旧称非正统的帝位。

网络解释:

闰位

  • 闰位是一个汉语词汇,出自唐 刘知几 《史通·列传》,解释是非正统的帝位。
  • 字义分解

    • 拼音rùn
    • 注音ㄖㄨㄣ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UGD
    • 五行

    (名)一回归年的时间为365天5时48分46秒。阳历把一年定为365天;所余的时间约每四年积累成一天;加在二月里;农历把一年定为354天或355天;所余的时间约每三年积累成一个月;加在一年里。这样的办法;在历法上叫做闰。

    • 拼音wèi
    • 注音ㄨㄟ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WUG
    • 五行

    (1)(名)所在或所占的地 方:泊~|船~。

    (2)(名)职位、地位。

    (3)(名)特指皇帝的地位。

    (4)(名)一个数中每个数码所占的位置:个~。

    (5)(量)用于人(含敬意):诸~。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