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梁台
拼音: | bǎi liáng tái |
注音: | ㄅㄞˇ ㄌ一ㄤˊ ㄊㄞˊ |
柏梁台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汉 代台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长安县 西北 长安 故城内。《三辅黄图·台榭》:“柏梁臺,武帝 元鼎 二年春起此臺,在 长安 城中北门内。《三辅旧事》云:以香柏为梁也,帝尝置酒其上,詔羣臣和诗,能七言者乃得上。太 初 中臺灾。”
2.泛指宫殿。明 何景明《诸将入朝歌》之三:“羣公陪宴 柏梁臺,殿上传呼万寿杯。”清 陈学泗《纪事》诗之二:“衮龙新幸 柏梁臺,供奉传呼走马来。”
2.泛指宫殿。明 何景明《诸将入朝歌》之三:“羣公陪宴 柏梁臺,殿上传呼万寿杯。”清 陈学泗《纪事》诗之二:“衮龙新幸 柏梁臺,供奉传呼走马来。”
引证解释:
⒈ 汉代台名。故址在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北长安故城内。 《三辅黄图·台榭》:“柏梁臺,武帝元鼎二年春起此臺,在长安城中北门内。
引《三辅旧事》云:以香柏为梁也,帝尝置酒其上,詔羣臣和诗,能七言者乃得上。太初中臺灾。”
⒉ 泛指宫殿。
引明何景明《诸将入朝歌》之三:“羣公陪宴柏梁臺,殿上传呼万寿杯。”
清陈学泗《纪事》诗之二:“衮龙新幸柏梁臺,供奉传呼走马来。”
国语词典:
汉武帝时建立,以香柏为梁,故称为「柏梁台」。
网络解释:
柏梁台
字义分解
- 拼音bǎi,bó,bò
- 注音ㄅㄞˇ,ㄅㄛˊ,ㄅㄛˋ
- 笔划9
- 繁体柏
- 五笔SRG
- 五行木
bǎi
1. 常绿乔木,叶鳞片状,结球果,有“扁柏”、“侧柏”、“圆柏”、“罗汉柏”等多种。木质坚硬,纹理致密。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之用:柏露(柏树上的露水,据说用以洗眼,有明目的作用)。
2. 姓。
bó1. 〔柏林〕德国的首都。
bò1. 同“檗”。
- 拼音liáng
- 注音ㄌㄧㄤˊ
- 笔划11
- 繁体梁
- 五笔IVWS
- 五行火
(1)(名)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木结构屋架中专指顺着前后方向架在柱子上的长条。
(2)(名)通常也指檩:正~|二~|无~殿。
(3)(名)桥:桥~|津~。
(4)(名)物体中间隆起成长条的部分:鼻~|山~。
(5)(名)战国时魏国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后;改称梁。
(6)(名)南朝之一;公元502…557;萧衍所建。参看〔南北朝〕。
(7)(名)后梁。
(8)(名)(Liá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