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异
拼音:biāo yì
注音:ㄅ一ㄠ 一ˋ

标异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表明与众不同。

引证解释:

⒈ 谓表明与众不同。

《隋书·西域传·波斯》:“国无死刑,或断手刖足,没家财,或剃去其鬚,或繫排於项,以为标异。”
宋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或多聚徒众,或广置兵仗,或标异服饰。”
清梅曾亮《朱孺人墓志铭》:“其性情好尚固絶异乎常女子也。然亲戚时聚处,酬高应卑,各适其人,未尝以才语自标异,其密於用心者如是。”

网络解释:

标异

  • biāo yì ㄅㄧㄠ ㄧˋ
  • 标异(标异)
  • 谓表明与众不同。《隋书·西域传·波斯》:“国无死刑,或断手刖足,没家财,或剃去其须,或系排於项,以为标异。” 宋 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或多聚徒众,或广置兵仗,或标异服饰。” 清 梅曾亮 《朱孺人墓志铭》:“其性情好尚固绝异乎常女子也。然亲戚时聚处,酬高应卑,各适其人,未尝以才语自标异,其密於用心者如是。”
  • 字义分解

    • 拼音biāo
    • 注音ㄅㄧㄠ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SFIY
    • 五行

    (1)(名)〈书〉树木的末梢。

    (2)(名)事物的枝节或表面:治~不如治本。

    (3)(名)标志;记号:商~。

    (4)(名)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上问号。

    (5)(名)给竞赛优胜者的奖品:锦~。

    (6)(名)旧时用比价方式承包工程或买卖货物时各竞争厂商所标出的价格:招~|投~。

    (7)(名)清末陆军编制之一;相当于后来的团。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NAJ
    • 五行

    (1)(形)有分别;不相同:~口同声|大同小~。

    (2)(形)奇异;特别:~香|~闻。

    (3)(形)惊奇;奇怪:惊~|深以为~。

    (4)(形)另外的;别的:~日|~地。

    (5)(形)分开: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