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引馎饦
拼音:shuǐ yǐn bó tuō
注音:ㄕㄨㄟˇ 一ㄣˇ ㄅㄛˊ ㄊㄨㄛ

水引馎饦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称“水引馎饦馎饦”。

引证解释:

⒈ 见“水引”。

网络解释:

水引馎饦

  • 做水引和馎饦,先要用细绢做的筛子把面粉筛过,煮好肉汤,冷却后用来和面。做水引时,先将面团拉成像筷子粗细的条,切成一尺长的段,盘子里盛水浸着,用手在铛旁把它捺扁成像韭菜叶子厚薄的扁面条,趁着沸水下锅煮。
  • 字义分解

    • 拼音shuǐ
    • 注音ㄕㄨㄟ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IIII

    (1)(名)水。

    (2)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

    (3)河流:汉~。

    (4)指江、河、湖、海、洋:~上人家。

    (5)(~儿)稀的汁:药~。

    (6)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外~。

    (7)指洗的次数:这衣裳洗几~也不变色。

    (8)姓。

    • 拼音yǐn
    • 注音ㄧㄣ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XHH
    • 五行

    1.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4.退却:~退。~避。

    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 拼音
    • 注音ㄅㄛ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QNGF
    • 五行

    (名)馎饦;古代的一种面食。

    • 拼音tuō
    • 注音ㄊㄨㄛ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QNTA

    见 〔馎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