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
拼音: | fàn zhòng yān |
注音: | ㄈㄢˋ ㄓㄨㄥˋ 一ㄢ |
范仲淹的意思
词语解释:
范仲淹
(1) (989—1052) 北宋政治家、将领、文学家。字希文,祖籍邠州(今属陕西),移居吴县(今江苏苏州市)。少孤贫,学习刻苦,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进士,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以龙图阁直学士与韩琦并任陕西经略安抚使,守卫边塞多年。庆历三年(公元1043)任参知政事,力主革新政治,因受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反对,未被采纳。后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于赴颖州途中病卒。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文正,后世称范文正公。著有《范文正公集》二十九卷。范仲淹一生致力于政治改革,同时主张诗文革新,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行者之一。散文以抒发个人政治怀抱的《岳阳楼记》为代表作
英
国语词典:
人名。(西元 989~1052)字希文。宋名臣,吴县人,为秀才时即以天下为己任,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卒谥文正。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范仲淹 (北宋名臣)
字义分解
- 拼音fàn
- 注音ㄈㄢˋ
- 笔划8
- 繁体範
- 五笔AIBB
- 五行水
(1)(名)模子:钱~。
(2)(动)模范、榜样:典~。
(3)(名)界限:~围。
(4)姓。
(5)(动)限制:防~。
- 拼音zhòng
- 注音ㄓㄨㄥˋ
- 笔划6
- 繁体仲
- 五笔WKHH
- 五行火
1. 兄弟排行次序二:仲兄。仲弟。
2. 在当中的: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仲夏、仲秋、仲冬依此类推)。仲裁(居间调停、裁判)。
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