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阜
拼音:gāo fù
注音:ㄍㄠ ㄈㄨˋ

高阜的意思

词语解释:

高的土山。
犹高起。

引证解释:

⒈ 高的土山。

《吕氏春秋·爱类》:“河出孟门,大溢逆流,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名曰鸿水。”
《旧五代史·汉书·高祖纪下》:“丙午,詔都部署高行周督众攻城,帝登高阜以观之。”
清王苏《坐大楼》诗:“奴子一挥手,礮声响高阜。”

⒉ 犹高起。

《三国演义》第一〇七回:“此城山势高阜,必然水少,须出城取水,若断其上流, 蜀兵皆渴死矣。”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行军总要》:“即在自己所紥之衙门附近选一高阜地方,或在屋顶上,令人坐立。”

网络解释:

高阜

  • 高阜:清代江宁籍文人
  • 高阜:汉语词汇
  • 高阜 (汉语词汇)

  • 拼音:gāo fù
  • 释义:高的土山。
  • 示例: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九回:“先轸令军士多带旗帜,凡所过山林高阜之处,便教悬插,务要透出林表。”
  • 字义分解

    • 拼音gāo
    • 注音ㄍㄠ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MKF
    • 五行

    (1)(形)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

    (2)(形)高度:那棵树有两丈~|书桌长四尺;宽三尺;~二尺五。

    (3)(形)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速度|体温~|见解比别人~。

    (4)(形)等级在上的:~等|~级。

    (5)(形)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

    (6)(形)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KMnO4)。

    (7)(形)(Gāo)姓。

    • 拼音
    • 注音ㄈㄨ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WNNF
    • 五行

    1.土山。

    2.(物资)多:物~民丰。

    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