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菖蒲
拼音:ní chāng pú
注音:ㄋ一ˊ ㄔㄤ ㄆㄨˊ

泥菖蒲的意思

词语解释:

草本植物。白菖的别名。

引证解释:

⒈ 草本植物。白菖的别名。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菖蒲》:“菖蒲凡五种:生于池泽,蒲叶肥,根高二三尺者,泥菖蒲,白菖也。”

字义分解

  • 拼音ní,nì
  • 注音ㄋㄧˊ,ㄋㄧ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NXN
  • 五行

  • 拼音chāng
  • 注音ㄔㄤ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AJJF
  • 五行

(名)菖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根茎;花穗像棍棒;根茎可作香料;也可入药。

  • 拼音
  • 注音ㄆㄨ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AIGY
  • 五行

[ pú ]

1.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夏天开黄色花(亦称“香蒲”):蒲黄(蒲的花粉)。蒲棒。蒲草。蒲绒。蒲扇。

2. 指“菖蒲”:蒲节。蒲月(指农历五月)。

3. 庵,用草盖的圆形屋。

4. 古同“匍”,匍伏。

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