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节励行
拼音: | dǐ jié lì xíng |
注音: | ㄉ一ˇ ㄐ一ㄝˊ ㄌ一ˋ ㄒ一ㄥˊ |
词性: | 成语 |
砥节励行的意思
词语解释:
砥砺操守和品行。
引证解释:
⒈ 砥砺操守和品行。
引《孔丛子·公仪》:“鲁人有公仪休者,砥节励行,乐道好古,恬於荣利,不事诸侯。”
亦作“砥节厉行”、“砥节礪行”。 汉蔡邕《郭有道碑文》:“若乃砥节厉行,直道正辞。”
《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故中郎西平郭修,砥节厉行,秉心不回。”
唐刘知几《史通·品藻》:“纪僧珍砥节礪行,终始无瑕。”
宋秦观《司马迁论》:“盖迁自伤砥节礪行,特以贫故,不免于刑戮。”
王闿运《曾孝子碑文》:“惟先生姿度朴坚,砥节礪行,颖敏足以成学,迂诚足以矫世。”
网络解释:
砥节励行
字义分解
- 拼音jié,jiē
- 注音ㄐㄧㄝˊ,ㄐㄧㄝ
- 笔划5
- 繁体節
- 五笔ABJ
- 五行金
jié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3.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6. 礼度:礼节。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8.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10.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12. 姓。
jiē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