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王
拼音:gǔ wáng
注音:ㄍㄨˇ ㄨㄤˊ

谷王的意思

词语解释:

江海的别称。以其能容百谷之水,故名。语本《老子》:"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引证解释:

⒈ 江海的别称。以其能容百谷之水,故名。

语本《老子》:“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唐杜审言《春日江津游望》诗:“谷王常不让,深可戒中盈。”

网络解释:

谷王 (明朝谷王)

  • 朱橞(1379—1428),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九子,母滁阳王郭子兴女郭惠妃,蜀王朱椿、代王朱桂的弟弟。
  • 自幼聪颖好学,深得朱元璋的器重,洪武二十四年(1391)册封为谷王。统领上谷郡地和“长城九镇之一宣府镇”。朱橞藩宣府后,一边兴建谷王府(皇城),一边搞戍边建设。他积极贯彻朱元璋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治国方略,构筑长城,戍边御敌,做出贡献。
  • 后自恃迎明成祖进金川有功,骄横霸道,陷害忠良,于永乐十五年(1417)被废为庶人,宣德三年(1428)在狱中去世。
  • 字义分解

    • 拼音gǔ,yù
    • 注音ㄍㄨ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WWKF
    • 五行

    1.两山或两块高地中间的低洼地:峡~。万丈深~。

    2.谷类作物的总称。也特指粟:五 ~。~草。

    3.古代百谷的统称,即农作物的统称。

    4.〈方〉稻。也指稻的子实。

    见〔吐谷浑〕

    • 拼音wáng,wàng
    • 注音ㄨㄤˊ,ㄨㄤ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GGG

    wáng

    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王国。王法。公子王孙。王朝(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王公。王侯。

    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王。蜂王。王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

    4. 大:王父(祖父)。王母(祖母)。

    5. 姓。

    wàng

    1. 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王天下。王此大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