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
拼音:xuè yǒu bìng
注音:ㄒㄩㄝˋ 一ㄡˇ ㄅ一ㄥˋ
词性: 名词

血友病的意思

词语解释:

血友病xuèyǒubìng

(1) 一种男性的伴性遗传性血液缺陷病,特征为血凝固时间的迟延,从而在即使是轻微的血管损伤后也难于制止出血

hemophilia

国语词典:

病名。指缺乏凝血因子的遗传性疾病。因血液不易凝固,受伤后常流血不止。

词语翻译

英语
hemophilia
德语
Bluterkrankheit, Hämopholie (S)​
法语
hémophilie

网络解释:

血友病 科普中国

  • 血友病为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其共同的特征是活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凝血时间延长,终身具有轻微创伤后出血倾向,重症患者没有明显外伤也可发生“自发性”出血。
  • 2018年5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5部门联合制定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血友病被收录其中。
    • 1、人们能够从血浆中分离出凝血因子,用来治疗一些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如血友病患者。
    • 2、据说,检测孕妇血可知胎儿性别,该研究能为血友病这类性连锁遗传病的家庭带来福音。
    • 3、血友病甲是一种最为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微卫星在其基因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4、血友病可以是轻微、温和的,或者是剧烈的,这是根据人体血液里凝血因子的多少而定。
    • 5、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治疗获得性血友病患者。
    • 6、当血管壁受损,胶原蛋白和组织因子暴露,循环血小板通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作用发生黏着,并伴形状改变和的释放。

    字义分解

    • 拼音xiě,xuè
    • 注音ㄒㄧㄝˇ,ㄒㄩㄝ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LD
    • 五行

    xuè

    1.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

    2.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血统。血缘。

    3. 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方刚。

    xiě

    1. 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 拼音yǒu
    • 注音ㄧ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DCU
    • 五行

    (1)(名)朋友:病~|访~|工~|故~|好~|交~|教~|旧~|老~|良~|卖~|盟~|密~。

    (2)(形)相好;亲近:~爱|~好|~善|~谊赛。

    (3)(形)有友好关系的:~邦|~军|~人。

    • 拼音bìng
    • 注音ㄅㄧㄥ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UGMW
    • 五行

    (1)(动)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状态:疾~|心脏~。

    (2)(名)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不正常的状态:~了三天。

    (3)(名)心病;私弊:弊~。

    (4)(名)缺点;错误:语~|通~。

    (5)(动)〈书〉祸害;损害:祸国~民。

    (6)(动)〈书〉责备;不满:诟~|为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