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理
拼音: | shī lǐ |
注音: | ㄕ ㄌ一ˇ |
失理的意思
词语解释:
违背道理或事理。
引证解释:
⒈ 违背道理或事理。
引《庄子·至乐》:“庄子之楚,见空髑髏,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
成玄英疏:“夫子贪欲资生,失於道理,致使夭折性命而骸骨为此乎?”
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筭无遗策,画无失理。”
《晋书·刘颂传》:“帝以颂持法失理,左迁京兆太守。”
《<诗>大序》“政教失” 唐孔颖达疏:“政教言失者,非无政教,但施之失理耳。”
网络解释:
失理
字义分解
- 拼音shī
- 注音ㄕ
- 笔划5
- 繁体失
- 五笔RWI
- 五行金
(1)(动)失掉;丢掉:丧~。
(2)(动)没有把握住:~手|~足。
(3)(动)找不着:迷~方向。
(4)(动)没有达到目的:~意。
(5)(动)改变(常态):~声。
(6)(动)违背;背弃:~信|~约。
(7)(动)错误;过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