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金抵璧
拼音:juān jīn dǐ bì
注音:ㄐㄨㄢ ㄐ一ㄣ ㄉ一ˇ ㄅ一ˋ
词性: 成语

捐金抵璧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不重财物。

引证解释:

⒈ 谓不重财物。

语本晋葛洪《抱朴子·安贫》:“上智不贵难得之财,故唐虞捐金而抵璧。”
唐魏徵《十渐不克终疏》:“陛下贞观之初,动遵尧舜,捐金抵璧,反朴还淳。”

国语词典:

抵,丢掷。捐金抵璧指将黄金、璧玉丢弃。比喻不重视钱财。

网络解释:

捐金抵璧

  • 捐金抵璧,读音juān jīn dǐ bì,汉语成语,指不重财物。出自《抱朴子·安贫》。
  • 字义分解

    • 拼音juān
    • 注音ㄐㄩㄢ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RKEG
    • 五行

    (1)(动)舍弃;抛弃:~弃|~生(舍弃生命)|~躯。

    (2)(动)捐助:~献|~钱|募~。

    (3)(名)税收的一种名称:车~|上了一笔~。

    • 拼音jīn
    • 注音ㄐㄧㄣ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QQQ
    • 五行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 拼音
    • 注音ㄉㄧ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QAY
    • 五行

    (1)(动)支撑:把门~住。

    (2)(动)抗拒:~制。

    (3)(动)顶替、相当:~换。

    (4)(动)到达:昨日~沪。

    (5)(动)牛羊等用角顶、触:~人。

    • 拼音
    • 注音ㄅㄧˋ
    • 笔划18
    • 繁体
    • 五笔NKUY
    • 五行

    (名)古代的一种玉器;扁平;圆形;中间有孔;美玉的通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