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子
拼音:lěng zǐ
注音:ㄌㄥˇ ㄗˇ

冷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种夏季用的轻纱。

引证解释:

⒈ 一种夏季用的轻纱。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四》:“轻纱,夏中用者,名为‘冷子’,取其似蕉叶之轻健而名之。”

⒉ 方言。即冰雹。

王汶石《米燕霞》:“这是一场冷子。大树不要紧;小花小草可就毁了,经这一打,难得还阳了。”

国语词典:

冰雹的别名。参见「冰雹」条。

网络解释:

冷子

  • 冷子,也指冰雹,有的地方称冰雹为冷子,也读作“咧子“。
    • 1、离岩角不远处,抽冷子冒出一张上岁数的人那涨得通红的脸,喷着水。
    • 2、苍焰部落本就人数占优,而且有蜂刺这个大杀器压阵,莲华部落的神力战士们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要不是夜色影子暗地里抽冷子,让力士们束手束脚的话,莲华部落早就溃败。
    • 3、当年冷子爻云游天下时曾与他邂逅,二人酒量相当,又同喜剑道,便以知己互称。
    • 4、额,大致就是随时避开目标视线,抽冷子从背后冲上去发动袭击……
    • 5、所以百里无忌只是在孙仕旭的身边给他做掩护,挡挡敌人刺来的兵器,偶尔抽空往那被孙仕旭逼得无力反击的叛军身上抽冷子刺上一刀。
    • 6、到处是在战斗的人,周墨抽冷子干掉一个瞎跑的学生,还没等首战告捷的欢呼声落下,就听到背后响起枪声,而后眼前就一片空白了。

    字义分解

    • 拼音lěng
    • 注音ㄌㄥ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UWYC

    (1)(形)温度低;感觉温度低

    (2)(动)〈方〉使冷(多指食物)

    (3)(形)不热情;不温和

    (4)(形)寂静;不热闹

    (5)(形)生僻;少见的

    (6)(形)不受欢迎的;没人过问的

    (7)(形)乘人不备的;暗中的;突然的

    (8)(Lěnɡ)姓。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