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出新意
拼音:zì chū xīn yì

自出新意的意思

词语解释:

《答章秀才论诗书》

  • 1、正是陈师曾劝其“自出新意,变通画法”,才让齐白石接受劝告,自创红花墨叶的现代国画一派。
  • 2、原省文联艺术馆馆长莫各伯先生的墨竹清逸潇洒,颇得郑板桥神韵而又自出新意
  • 3、“变古”即通会古法,自出新意,化人为己。
  • 4、其篆刻以丁敬为宗而能自出新意、别情趣,因性情耿介,不轻易为人奏刀,流传作品不多。
  • 5、在笔法上取法董源、巨然,而又自出新意,笔墨纷披,林峦浑秀,为黄公望水墨山水的扛鼎之作。
  • 6、既然琵琶曲《夕阳箫鼓》是宋珩“自出新意”而为之的,也就是说,大概在十九世纪前中期,才有了这支曲子。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ㄗ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HD
  • 五行

(1)(代)自己:~爱|~备|~便|~费|~供|~家|~荐|~救|~勉|~弃|~谦|~强|~杀|~述|~诉|~习|~信|~省|~许|~选|~学|~专|~足|~不量力|~掘坟墓|~鸣清高|~投罗网|~我批评|~言~语|~作聪明。

(2)(副)自然;当然:~不待言|~当努力|~有公道。

(3)(介)从;由:~古|~外|~小|~远而近。

  • 拼音chū
  • 注音ㄔㄨ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BMK
  • 五行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 拼音xīn
  • 注音ㄒㄧㄣ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USRH
  • 五行

[ xīn ]

1.刚有的,刚经验到的;初始的,没有用过的,与“旧”、“老”相对:新生。新鲜。新奇。新贵。新绿。新星。新秀。新闻。新陈代谢。

2.性质改变得更好,与“旧”相对:改过自新。推陈出新。

3.不久以前,刚才:新近。

4.表示一种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斧斤。

5.称结婚时的人或物:新娘。新郎。新房。

6.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

7.姓。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UJNU
  • 五行

(1)(名)意思:同~|来~|词不达~。

(2)(名)心意;愿望:中~|任~。

(3)(动)意料;料想:~外|出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