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牲
拼音:yě shēng
注音:一ㄝˇ ㄕㄥ

野牲的意思

词语解释:

周代王城郊外'野'地所豢养的禽兽。

引证解释:

⒈ 周代王城郊外“野”地所豢养的禽兽。

《周礼·地官·遂师》:“凡国祭祀,审其警戒,供其野牲。”
《周礼·地官·遂人》:“凡国祭祀,共野牲,令野职。”
贾公彦疏:“谓牛羊豕在六遂者。”
孙诒让正义:“野牲,即九职中藪牧所养之鸟兽。”

网络解释:

野牲

  • 野牲是一个汉语词语,是指周代王城郊外“野”地所豢养的禽兽。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ㄝ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JFCB
    • 五行

    (1)(名)野外:~地|~外。

    (2)(名)界限:视~。

    (3)(名)指不当政的地位:在~|下~。

    (4)(形)不是人所饲养或培植的(动物或植物):~花|~草|~兽。

    (5)(形)蛮横不讲理;粗鲁没礼貌:~蛮|粗~|撒~。

    (6)(形)不受约束:~性|玩~了。

    • 拼音shēng
    • 注音ㄕㄥ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TRTG
    • 五行

    (1)(名)家畜:~口。

    (2)(名)古代祭神用的牛、羊、猪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