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ī shuāng |
注音: | 一 ㄕㄨㄤ |
词性: | 数量词 |
一双的意思
词语解释:
用于成对的两人或两物。
唐时南诏耕地,五亩为一双。见《新唐书•南诏传上》。
佛教称两年半为一双。
引证解释:
⒈ 用于成对的两人或两物。
引《礼记·少仪》:“其禽加於一双,则执一双以将命。”
《史记·项羽本纪》:“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唐李贺《唐儿歌》:“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
元张国宾《薛仁贵》楔子:“一双父母在堂,我不肯做庄农的生活。”
老舍《正红旗下》一:“那是一双何等毫无道理的眼睛啊!见到人……她的眼总是瞪着。”
⒉ 唐时南诏耕地,五亩为一双。见《新唐书·南诏传上》。
引明陶宗仪《辍耕录·称地为双》引《云南杂志》:“其佃作三人,使二牛前牵,中压而后驱之。犁一日,为一双,约有中原四亩地。”
⒊ 佛教称两年半为一双。
引《法苑珠林》卷三:“三月为一时,两时为行;一行即半年六月也,两行为一年,两年半为一双。”
国语词典:
器物成对的一对,称为「一双」。
如:「一双筷子」、「一双鞋」。
网络解释:
一双
一双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石匠用一双巧手将这块顽石雕刻成精美的艺术品。
- 2、我班有位外国小同学,长着一双美丽、碧蓝的大眼睛。
- 3、佛教书里说菩萨有一双慧眼。
- 4、我怎能不爱她那一双沉静的眼睛?
- 5、刘伟穿着一双胶鞋踩在泥水里。
- 6、那位外国小朋友长有一双碧蓝的眼睛。
字义分解
- 拼音yī
- 注音ㄧ
- 笔划1
- 繁体一
- 五笔GGLL
-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与一双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