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dǎ chà |
注音: | ㄉㄚˇ ㄔㄚˋ |
词性: | 动词 |
打岔的意思
词语解释:
打岔
(1) 打断某一行动或谈话;尤指在另一个人讲话时用问题和评论或议论去打断
(2) 有意转换话题
引证解释:
⒈ 谓干扰、阻止或打断他人的行为、工作或说话。
引《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坐定之后,又把巡捕号房统叫上来,吩咐道:‘我吃着饭,不准你们来打岔。’”
鲁迅《书信集·致沉雁冰》:“转地实为必要,至少,换换空气,也是好的。但近因肋膜及咯血等打岔,竟未想及。”
巴金《家》二六:“她还要说下去,却被鸣凤的哭声打岔了。”
⒉ 故意把话题扯开去。
引《官场现形记》第八回:“新嫂嫂最乖不过,一看陶子尧气色不对,连忙拿话打岔道:‘大人路浪辛苦哉,走仔几日天?太太阿曾同来?是啥格船来格?’”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一章:“许宁还是微笑着,他不回答妈妈的问题,却打岔道:‘妈妈,听说你还向同乡胡梦安求过情,送过礼……现在,你该去谢谢他喽!’”
国语词典:
打断他人的谈话或工作。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打岔 (词语概念)
- 1、为了完成任务,应宁使出浑身解数,软磨硬泡、威逼利诱,竟然都被小昊阳打岔挡过去了。
- 2、我和他,终究是背地里的事,所以,任何人都可以来打岔,高展旗,不过是个开始罢了。自由行走。
- 3、跟班们奉命担任警戒,以防发生打岔的事。
- 4、他心记许多流行歌曲,此时一一唱来,倒也动听,只苦了田树言,本来暗暗记诵胡斐刀法,却总被齐御风打岔。
- 5、等瓜秧长出,还要压蔓、打岔,需要耗费很大人。
- 6、我不能完成这项作,因为打岔的事太多了。
字义分解
- 拼音dǎ,dá
- 注音ㄉㄚˇ,ㄉㄚˊ
- 笔划5
- 繁体打
- 五笔RSH
- 五行火
dǎ
1. 击,敲,攻击:打击。殴打。打杀。
2.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打炮。打雷。打信号。打电报。
3. 做,造:打首饰。打家具。
4. 拨动:打算盘。
5. 揭,破,凿开:打破。打井。
6. 举,提起:打灯笼。打起精神。
7. 涂抹,印,画:打蜡。打戳子。
8. 写出,开出:打证明。
9. 捆,扎:打包裹。
10. 合,结合:打伙。打成一片。
11. 获取,购取:打水。打鱼。
12. 除去:打消。打杈。
13. 定出,计算:打算。打腹稿。
14. 用,采用,使用:打比喻。
15. 玩,玩耍:打球。
16. 截,停,减,退:打住。打价儿。
17. 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打手势。
18. 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打交道。打短工。
19. 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打扫。打扰。
20. 自,从:打哪儿来?
dá1. 量词,指十二个:一打铅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