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锣
拼音:kāi luó
注音:ㄎㄞ ㄌㄨㄛˊ

开锣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开锣kāiluó

(1) 戏曲开始时先敲的急锣,表示准备开演

begin theatrical performance by beating the gongs

引证解释:

⒈ 戏曲开演。

老舍《柳屯的》:“第二天,村里唱戏,早九点就开锣。”

⒉ 比喻成立机构,开始活动。

郭沫若《洪波曲》第四章一:“请给我一个月的馀裕,在四月一号正式开锣。”
史立德《激流》:“‘冀察政务委员会’原定于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十六日开锣就职。”

⒊ 敲起开道的锣。参见“开锣喝道”。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隐士》:“帮闲们或开锣,或喝道。”

国语词典:

戏开演前所敲打的一阵锣鼓,表示即将开始演出,以吸引民众前来观赏。

如:「艺术季已经开锣了,美术馆安排了一系列精彩的演讲。」

网络解释:

开锣

  • 开锣是汉语词汇,读音kāiluó,解释为戏曲开始时先敲的急锣。
    • 1、戏开锣运营商抢滩校园市场。
    • 2、这恐怕不会以部分人的意志为转移,郭宜品落网,戏开锣,公众正屏气凝神等待着丑角一个个登场。
    • 3、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起,当时的武清国剧社要连唱三天开锣戏。
    • 4、如果说早饭是开锣戏,那么中午饭就是重头戏。
    • 5、“当然有,主公就等着戏开锣吧!”易牙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竟琢磨出一道匪夷所思的新菜品。
    • 6、意大利国家队主教练马塞洛里皮计划在世界杯开锣前拜访一些意甲俱乐部的训练场地,跟他们的意大利球员谈谈。

    字义分解

    • 拼音kāi
    • 注音ㄎㄞ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AK
    • 五行

    (1)(动)使关闭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

    (2)(动)打通;开辟:~路|~矿。

    (3)(动)(合拢或连接的东西)舒张;分离:桃树~花了|扣儿~了。

    (4)(动)(河流)解冻:河~了。

    (5)(动)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戒|~禁。

    (6)(动)发动或操纵(枪、炮、车、船、飞机、机器等):~枪|~汽车|~拖拉机|火车~了。

    (7)(动)(队伍)开拔:昨天~来两团人;今天又~走了。

    (8)(动)开办:~工厂|~医院。

    (9)(动)开始:~工|~学|~演。

    (10)(动)举行(会议、座谈会、展览会等):~会|~欢送会。写出(多指单据、信件等):~发票|~药方。支付;开销(工资、车费)。〈方〉开革;开除:过去资本家随便~掉我们工人。(液体)受热而沸腾:水~了。〈口〉吃:他把包子都~了。用在动此或形容词后。ɑ)表示扩大或扩展:喜讯传~了。b)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下了两天雨;天就冷~了。指十分之几的比例:三七~。印刷上指相当于整张纸的若干分之一:~会|~欢送会。写出(多指单据、信件等)

    • 拼音luó
    • 注音ㄌㄨㄛ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QLQY
    • 五行

    (名)打击的乐器;用铜制成;形状像盘子。用锣槌敲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