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口
拼音: | qián kǒu |
注音: | ㄑ一ㄢˊ ㄎㄡˇ |
钳口的意思
词语解释:
钳口
(1) 以威胁、恐吓等方式限制他人言论自由
英
(2) 沉默无言
例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闭口。
引《淮南子·精神训》:“静耳而不以听,钳口而不以言。”
唐陈子昂《谏用刑书》:“钳口下列,俯仰偷荣,非臣之始愿也。”
明顾大典《青衫记·元白揣摩》:“到如今,满朝钳口,百僚结舌。”
茹志鹃《出山》:“这使我钳口,使我不敢说出此来的任务。”
⒉ 铁钳的口。
引王汶石《风雪之夜·大木匠》:“他正在铁砧上,敲罢最后一锤,然后把钳口里的一张铁锨,扔在炉旁。”
国语词典:
闭口不言。《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单超传》:「上下钳口,莫有言者。」《三国演义.第二二回》:「百僚钳口,道路以目。」也作「拑口」、「箝口」。
网络解释:
钳口
- 1、在事实面前,小王钳口结舌了。
- 2、在压把上施加外力后,指甲钳的钳口与拔刺平口镊的镊口能同步闭合。
- 3、三藏钳口不言,但以手指自心,点头几度。
- 4、我钳口挢舌,被震惊得无以复加,想了半天,才问道“老丈人的意思,歹徒是名女子?”。
- 5、惊惶交集钳口挢舌!随后就是汹涌而来的惊喜若狂。
- 6、钳口的旋转角度控制采用位移传感器,数字显示及控制。
字义分解
- 拼音qián
- 注音ㄑㄧㄢˊ
- 笔划10
- 繁体鉗
- 五笔QAFG
- 五行金
(1)(名)(~子)用来夹住或夹断东西的工具:老虎~|火~|卡~|焊~|~工。
(2)(动)夹住;限制;约束:~制|~口。
- 拼音kǒu
- 注音ㄎㄡˇ
- 笔划3
- 繁体口
- 五笔KKKK
- 五行木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