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卫
拼音:fēn wèi
注音:ㄈㄣ ㄨㄟˋ

分卫的意思

词语解释:

佛教语。谓僧人乞食。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谓僧人乞食。

南朝梁慧皎《高僧传·译经下·释智严》:“严在寺不受别请,常分卫自资,道化所被,幽显咸伏。”
清钱谦益《病榻消寒杂咏》之二八:“惭愧西堂分卫毕,旋倾斋鉢送参来。”

网络解释:

分卫

  • 分卫(梵pain!d!apa^tika,巴pin!d!apa^ta,藏bsod-sn~oms-pa):即乞食。指修道者每日至民家门前接受饭食等物的给与。又作团堕或托钵。音译为宾荼波底迦、傧荼夜波多、宾荼夜。印度多抟食作团,堕叠于钵中;团堕乃就乞得之食而译。
  • 字义分解

    • 拼音fēn,fèn
    • 注音ㄈㄣ,ㄈㄣ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VB
    • 五行

    fēn

    1. 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 )。

    4. 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

    5. 辨别:区分。分析。

    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

    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

    fèn

    1.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

    2.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

    3. 料想:“自分已死久矣”。

    4.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 拼音wèi
    • 注音ㄨㄟ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GD
    • 五行

    (1)(动)防护;保卫。

    (2)(名)明代驻兵的地点;驻军人数比“所”多;后来只用于地名:威海~兵。

    (3)(名)周朝国名;在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一带。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