袿衣
拼音:guī yī

袿衣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妇女的上等长袍。

引证解释:

古代妇女的上等长袍。

汉王褒《九怀·尊嘉》:“修余兮袿衣,骑霓兮南上。”《汉书·元后传》“又独衣絳缘诸于” 唐颜师古注:“诸于,大掖衣,即袿衣之类也。”《南史·宋江夏文献王义恭传》:“舞伎正冬著袿衣,不得庄面。”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嫦娥》:“次日,早往,则女先在,袿衣鲜明,大非前状。”

网络解释:

袿衣

  • 袿衣,一种长襦,类似于诸于,以缯为缘饰。是汉衣冠中古老的服制,可追溯到殷商时期,是模仿玄鸟燕尾所制。
  • 字义分解

    • 拼音guī,guà
    • 注音ㄍㄨㄟ,ㄍㄨㄚ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PUFF

    guī

    1. 古代妇女所穿的华丽的衣服:“振绣衣,被袿裳。”

    2. 衣袖:“理袿襟,整服饰。”

    3. 衣后襟。

    guà

    1. 古同“褂”。

      • 拼音yī,yì
      • 注音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YEU

      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

      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

      1.穿(衣服);拿衣服给别人穿:穿布衣。解衣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