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节
拼音: | nián jié |
注音: | ㄋ一ㄢˊ ㄐ一ㄝˊ |
词性: | 名词 |
年节的意思
词语解释:
年节
(1) 指春节及其前后的几天
英
引证解释:
⒈ 谓阴历正月初一。今称春节。
引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正月》:“正月一日年节, 开封府放关扑三日。”
《初刻拍案惊奇》卷五:“真是到手佳期,却成虚度,闷闷不乐,过了年节。”
老舍《骆驼祥子》八:“年节越来越近了,一晃儿已是腊八。”
国语词典:
新年的节日。或指春节前后的数日。
网络解释:
年节
- 1、年龄没有问题,心态决定状态。成功没有问题,思路决定出路。快乐没有问题,想法决定方法。问候没有问题,联系决定关系。五四青年节,祝福愿你幸福!
- 2、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中有不少语言禁忌,主要反映在年节日期、婚丧大事、生育疾病、家居生活、饲养种植、林业采伐等几方面。
- 3、据了解,华航在春节期间两岸包机与正常班机上,配合年节气氛进行应景布置并提供过年贺礼,包括“开运年菜年礼”及“美意延年空服用品客舱装饰”。
- 4、五四青年节来到,短信给力提提气,愿你:生龙活虎有朝气,身体倍棒有底气,心想事成运气,努力奋斗不泄气,创业成功显霸气,家庭和睦福气!
- 5、人的一生,最快乐时过儿童节,最艰苦时过青年节,最劳累时过父亲节或母亲节,最悠闲时过重阳节。最诗意最美的,则是与家人一起赏月的中秋节。
- 6、每逢库扎节,通宵达旦。
字义分解
- 拼音nián
- 注音ㄋㄧㄢˊ
- 笔划6
- 繁体年
- 五笔RHFK
- 五行火
(1)(名)时间的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行历法规定平年三百六十五日;每四年有一个闰年;增加一日;有三百六十六日。
(2)(名)每年的:~会|~鉴。
(3)(名)岁数。
(4)(名)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
(5)(名)时期;时代。
(6)(名)一年中庄稼的收成。
(7)(名)年节。
(8)(名)有关年节的(用品)。
(9)(名)(Nián)姓。
- 拼音jié,jiē
- 注音ㄐㄧㄝˊ,ㄐㄧㄝ
- 笔划5
- 繁体節
- 五笔ABJ
- 五行金
jié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3.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6. 礼度:礼节。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8.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10.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12. 姓。
jiē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与年节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