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识
拼音: | kuǎn zhì |
注音: | ㄎㄨㄢˇ ㄓˋ |
款识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钟鼎彝器上铸刻的文字。
在书画上的题名。
引证解释:
⒈ 古代钟鼎彝器上铸刻的文字。另有二说:(1)款在外,识在内。(2)花纹为款,篆刻为识。参阅清方以智《通雅·器用八》。
引《史记·孝武本纪》:“鼎大异於众鼎,文鏤毋款识。”
非駰集解引韦昭曰:“款,刻也。”
司马贞索隐:“按:识犹表识也。”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文》:“一夜,雷电风雨暴作,翼旦山折泉涌,急流中得一古器,篆文款识甚奇。”
明陶宗仪《辍耕录·古铜器》:“所谓款识,乃分二义:款,谓阴字,是凹入者,刻画成之;识,谓阳字,是挺出者。”
⒉ 在书画上的题名。
引清龚自珍《观“邃园修禊”卷子同年生徐编修属书卷尾》诗:“一花一石有款识,袖中拓本春烟昏。”
许地山《银翎底使命》:“但那上头不特地址没有,甚至上下的款识也没有。”
国语词典:
钟鼎彝器上所刻的文字和花纹。凹者为款,凸者为识。
网络解释:
款识
- 1、湖州城中,惟有青萝浮萍斋中所藏卷轴落下此印款识。
- 2、万历庚戌年制”款识的戗金雕漆万历柜,在。
- 3、学篆字,必须博古,能识古器,其款识中古字,神气敦朴,可以助人。
- 4、款识和干支,制作又极为精细整致,是希见之珍品,极为难得,真可谓是弥足珍贵。
- 5、现代伪造者多是仿制假的印章或镌刻假的款识,如采用照相制版技术,用铜锌版制出印章。
- 6、丰满偏高,口厚腹壁薄,铜质不如明代精,耳孔多半圆如洞,款识仿宋体渐多,楷篆书并存。
字义分解
- 拼音kuǎn
- 注音ㄎㄨㄢˇ
- 笔划12
- 繁体款
- 五笔FFIW
- 五行木
(1)(形)诚恳:~留|~曲。
(2)(动)招待;款待:~客。
(3)(名)法令、规章、条约等条文里分的项目;通常在条下分款;款下分项:第二条第一~。
(4)(名)款项
(5)(名);钱:现~|公~|存~|汇~。
(6)(名)(~儿)书画上题的作者或赠送对象的姓名:上~|下~|落~。
(7)(动)〈书〉敲:~门|~关。
(8)(形)〈书〉缓;慢:~步|点水蜻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