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塞
拼音:yān sāi
注音:一ㄢ ㄙㄞ

湮塞的意思

词语解释:

堵塞。

引证解释:

⒈ 堵塞。

宋苏舜钦《江宁府溧阳令苏府君墓志铭》:“本朝执政子未有在銓调者,又何独湮塞若是之久耶!”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通惠河》:“岁久沙衝水击,几至湮塞。”
清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二》:“絶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

网络解释:

湮塞

  • 湮塞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 yān sāi,指堵塞。
  • 湮塞的近反义词

    • 1、并董劝民间,自于田畔多开沟洫,民力不足,官助其成,岁岁修治,毋许湮塞
    • 2、今魏欲就平易以通梁、益,故复开旧道也据北魏太原王远《石门铭序》,谓此门汉永平中所穿,湮塞久之。 
    • 3、于是女娲铸炼了五色石去补苍天,斩下大龟的四足当顶天柱;她为了救中原众生,杀死了黑龙,用芦灰湮塞洪水。
    • 4、禹的重要经验是没有采用鲧的湮塞法堵水,而是疏导之。

    字义分解

    • 拼音yān,yīn
    • 注音ㄧㄢ,ㄧㄣ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ISFG
    • 五行

    yān

    1. 埋没:湮灭。湮没(mò)。

    2. 淤塞,堵塞:“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

    yīn

    1. 同“洇”。

    • 拼音sāi,sài,sè
    • 注音ㄙㄞ,ㄙㄞˋ,ㄙㄜ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PFJF
    • 五行

    sāi

    1. 堵,填满空隙:堵塞漏洞。塞尺。塞规。

    2. 堵住器物口的东西:活塞。塞子。

    sài

    1. 边界上险要地方:要塞。关塞。塞外。边塞。塞翁失马。

    1. 义同(一),用于若干书面语词:闭塞。阻塞。搪塞。塞责。顿开茅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