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泽
拼音: | páo zé |
注音: | ㄆㄠˊ ㄗㄜˊ |
词性: | 名词 |
袍泽的意思
词语解释:
袍泽
(1) “袍”与“泽”都是古代衣服的名称。长袍与内衣;后来称军队中的同事
例
例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袍襗”。战袍和衬衣。泽,通“襗”。
引《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郑玄笺:“襗,褻衣,近污垢。”
孔颖达疏:“襗是袍类,故《论语》注云:‘褻衣,袍襗也。’”
后遂称军队中同事为“袍泽”。 罗正纬《滦州革命纪实初稿》:“五镇长官,多旧日袍泽,藉此渊源,重申前次独立之默契,事无不可成者。”
赵朴初《读朱德委员长泸州诗敬作》诗:“旧时袍泽同盟侣,化为蛮触争蜗涎。”
国语词典:
袍,外衣;泽,通「?」,内衣。语本《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后遂用「同袍同泽」形容军人间休戚与共的友情;省为「袍泽」,作为军中同事的称呼。如:「袍泽之谊」、「袍泽故旧」。
网络解释:
袍泽 (名词解释)
- 1、现在双方的骑军仍旧在山丘高处上观望,像山丘下正在惨厉厮杀的不是自己的袍泽一样。
- 2、王烈和苏良回到酒宴上,又连饮了袍泽敬上的几碗这个时代浊如浑水的米酒,酒席总算散去,一干人马呼喝着南腔北调,各自回营房安睡。
- 3、陆炳不意思地拍拍额头,相当大方,从钱袋取出一张京都宝泉局官汇票区区百两不成敬意,尚勿嫌弃,务必收下,以作相识的袍泽之谊。
- 4、他不想打,他很怕死,可是世界上总有一些东西比生命更重要,譬如职责,譬如袍泽之情,譬如正义,尽管最后一条已多年未见,不过他依然坚信。
- 5、帝阙高深不知路,愿得袍泽并肩行。 ()
- 6、医官措手,袍泽掩泣,叹一代英豪就此陨命!此子闻听营中悲泣,急趋而至。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