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棱两可
拼音:mō léng liǎng kě
注音:ㄇㄛ ㄌㄥˊ ㄌ一ㄤˇ ㄎㄜˇ
词性: 成语

摸棱两可的意思

词语解释:

摸棱两可mōléng-liǎngkě

(1) 握持棱角,两端皆可。比喻遇事不决断可否,不分是非。亦作“模棱两可”

betwixt and between

国语词典:

比喻言语、意见或态度含糊不清。参见「摸棱两可」条。

摸棱两可的近反义词

  • 1、在问到中国最近成功摧毁其在太空的自制废弃卫星而进行导弹发射问题时,对此回答摸棱两可
  • 2、她给他的复信写的多少似乎带有摸棱两可的笔调。
  • 3、我完全被他摸棱两可,含混不清的话搞糊涂了。
  • 4、当然,使用像这样的自然语言编写方式时,会存在许多摸棱两可的地方。
  • 5、如今不少股评人都是‘太极’高手,讲话摸棱两可,这样做无非是想‘刀切豆腐两面光’,立于不败之地。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ㄇㄛ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RAJD
  • 五行

(1)(动)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

(2)(动)用手探取:~鱼|从口袋里~出一张纸条。

(3)(动)试着了解;试探:~底|~出了一套经验。

(4)(动)在看不清的道路上行走:~黑儿。

(5)同“”。

  • 拼音léng,lēng,líng
  • 注音ㄌㄥˊ,ㄌㄥ,ㄌㄧㄥ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SFWT
  • 五行

léng

1. 物体上的条状突起,或不同方向的两个平面相连接的部分:棱角。瓦棱。棱椎(多面体的一种)。三棱镜。模棱两可。

2. 神灵之威,威势:威棱。

líng

1. 〔穆棱〕地名,在中国黑龙江省。

  • 拼音liǎng
  • 注音ㄌㄧㄤ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GMWW

(1)数目;一个加一个是两个。“两”一般用于量词和“半、千、万、亿”前。注意“两”和“二”的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 “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都可以用;但如 “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

(2)双方。

(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天再说|他真有~下子|我跟你说~句话 。

(4)量词;重量单位。十钱等于一两;旧制十六两等于一斤;现用十两等于一市斤。

  • 拼音kě,kè
  • 注音ㄎㄜˇ,ㄎㄜ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SKD
  • 五行

1. 允许:许可。认可。宁可。

2. 能够: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

3. 值得,认为: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

4. 适合:可身。可口。可体。

5. 尽,满:可劲儿干。

6. 大约: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

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8. 表示强调:他可好了。

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

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可同意?

11. 姓。

1. 〔可汗(hán)〕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