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利思义
拼音:jiàn lì sī yì
注音:ㄐ一ㄢˋ ㄌ一ˋ ㄙ 一ˋ
词性: 成语

见利思义的意思

词语解释:

看到财利就想到道义。形容人无贪欲,廉洁自守。

引证解释:

⒈ 看到利益,想到道义。谓以道义为重。

《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三国蜀诸葛亮《将苑·谨候》:“四曰廉,见利思义也。”
清唐甄《潜书·制禄》:“凡人之性,上者有义无利,其次见利思义,其下见利忘义。”

国语词典:

看见钱财利益,要想到道义。

网络解释:

见利思义

  • 见利思义,读音jiàn lì sī yì,汉语词语,意思是指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出自《论语·宪问》。
  • 见利思义的近反义词

    • 1、我们在利益面前,要见利思义,而不能光想自己。
    • 2、一个正派人,应该见利思义
    • 3、你要小心他,他这人一向见利思义
    • 4、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 5、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 6、虽修行人,此身未离尘世,不能全废世财,亦当见利思义,随其自然,不得分外贪求。 

    字义分解

    • 拼音jiàn,xiàn
    • 注音ㄐㄧㄢˋ,ㄒㄧㄢ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MQB
    • 五行

    jiàn

    1. 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

    3. 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

    5. 会晤:会见。接见。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

    xiàn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 拼音
    • 注音ㄌㄧ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TJH

    (1)(形)锋利;锐利。

    (2)(形)顺利;便利:不~|成败~纯。

    (3)(名)利益:有~有弊。

    (4)(名)利润或利息:暴~|本~两清。

    (5)(动)使有利:毫不~己;专门~人。

    (6)(Lì)姓。

    • 拼音sī,sāi
    • 注音ㄙ,ㄙㄞ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LNU
    • 五行

    1. 想,考虑,动脑筋: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

    2. 想念,挂念:思念。思恋。相思。

    3. 想法: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

    4. 姓。

    sāi

    1. 〔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思思者如故矣”。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YQI
    • 五行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