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止
拼音: | dùn zhǐ |
注音: | ㄉㄨㄣˋ ㄓˇ |
顿止的意思
词语解释:
停留止息。
引证解释:
⒈ 停留止息。
引《后汉书·皇甫嵩传》:“嵩温卹士卒,甚得众情,每军行顿止,须营幔修立,然后就舍帐。”
《晋书·潘岳传》:“逆旅,久矣其所由来也。行者赖以顿止,居者薄收其直,交易贸迁,各得其所。”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温水》:“奋威将军阮谦之,领七千人先袭区粟,以过四会,未入寿泠,三日三夜,无顿止处。”
网络解释:
顿止
字义分解
- 拼音dùn,dú
- 注音ㄉㄨㄣˋ
- 笔划10
- 繁体頓
- 五笔GBNM
- 五行火
dùn
1.稍停:他~了一下,又接着往下说。
2.书法上指用力使笔着纸而暂不移动:一横的两头都要~一~。
3.(头)叩地;(脚)跺地:~首。~足。
4.处理;安置:整~。安~。
5.立刻;忽然:~然。~悟。~生邪念。
6.用于吃饭、斥责、劝说、打骂等行为的次数:一天三~饭。被他说了一~。
7.姓。
8.疲乏:困~。劳~。
dú[冒顿]汉族匈奴的一个首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