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ī piān zhī jiàn |
注音: | 一 ㄆ一ㄢ ㄓ ㄐ一ㄢˋ |
词性: | 成语 |
一偏之见的意思
词语解释:
偏于一面的见解。
引证解释:
⒈ 偏于一面的见解。
引《宋史·刘述传》:“安石任一偏之见,改立新议,以害天下大公。”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与严武》:“一定要说杜甫不曾酒后失言,一定要说严武决不会动欲杀之念,看来,都不免是一偏之见。”
国语词典:
偏向某方面的看法。
网络解释:
一偏之见
- 1、因而,对于学术上的“一偏之见”、“相反之论”,应兼容并举。
- 2、是人生边缘上的随笔,痛快的一偏之见。
- 3、天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故世之苦读书者,往往遇事有执泥处,而经历事故多者,又每逢是圆融而无定见,此皆一偏之见。朕则谓当读书时,须要体认世务,而应事时,又当据书理而审其事宜。如此方免二者之弊。
- 4、并不是一个统计数据,而是强化肯定的夸大说法,也是昧于现实的一偏之见。
- 5、“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一偏之见,所以文化往往在偏见中成长。
- 6、只有宽待学生,才能全面、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对其表扬或者批评不会出现“一偏之见,一偏之论”。
字义分解
- 拼音yī
- 注音ㄧ
- 笔划1
- 繁体一
- 五笔GGLL
-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piān
- 注音ㄆㄧㄢ
- 笔划11
- 繁体偏
- 五笔WYNA
- 五行水
(1)(形)不正;倾斜:~锋。
(2)(形)只注重一方面;不公正:~爱|~重。
(3)(副)客套话;表示已用过茶饭等:我~过了;您请吃吧。
(4)(副)偏偏:我~要去。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一偏之见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