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制
拼音:fāng zhì
注音:ㄈㄤ ㄓˋ

方制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方始制定疆域。《汉书.地理志上》:"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颜师古注:"方制,制为方域也。"王先谦补注:"《广雅.释诂》:'方,始也。'言黄帝徧行天下,始裁制万里,区别州野。"后引申指疆域。

引证解释:

⒈ 谓方始制定疆域。

《汉书·地理志上》:“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方制万里,画壄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
颜师古注:“方制,制为方域也。”
王先谦补注:“《广雅·释詁》:‘方,始也。’言黄帝徧行天下,始裁制万里,区别州野。”
后引申指疆域。 《老残游记》第十四回:“汉朝方制,不过万里,尚不与水争地;我国家方制数万里,若反与水争地,岂不令前贤笑后生吗?”

网络解释:

方制

  • 出自《汉书·地理志上》
  • 字义分解

    • 拼音fāng
    • 注音ㄈㄤ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YGN
    • 五行

    (1)(名)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正~形。

    (2)(名)乘方:平~。

    (3)姓。

    (4)(名)方向:东~。

    (5)(名)方面:正~。

    (6)(名)地点、地区:~言。

    (7)(名)方法:药~。

    (8)(形)正直:品行~正。

    (9)(副)正在;正当:~才。

    (10)(量)用于方形东西:几~木头。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MHJ
    • 五行

    (1)(动)制造:~版|~币|~表|~革|~件|~冷|~品|~钱|~糖|~图|~药。

    (2)(动)拟定;规定:~定|因地~宜。

    (3)(动)用强力约束;限定;管束:~伏|管~。

    (4)(名)制度:法~|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