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下
拼音:bī xià
注音:ㄅ一 ㄒ一ㄚˋ

逼下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由于在高位者生活俭朴,对下属产生一种压力。

引证解释:

⒈ 谓由于在高位者生活俭朴,对下属产生一种压力。

北齐魏收《北齐武成帝以三台宫为大兴圣寺诏》:“凝华生白,经歷岁年,不翦茅茨,事颇逼下。”
唐郑棨《开天传信记》:“卑则逼下,僭则犯上。”
谓使下属感到为难。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叔孙敖相楚,栈车牝马,糲饼菜羹,枯鱼之膳,冬羔裘,夏葛衣,面有饥色,则良大夫也,其俭偪下。”
《礼记·杂记下》:“晏平仲祀其先人,豚肩不揜豆,贤大夫也,而难为下也。君子上不僭上,下不偪下。”
《新唐书·李义琰传》:“凡仕为丞尉,且营第舍,兄位高,安可偪下哉?”

  • 1、面对自然赐予美丽山水的芙蓉镇,一面风光秀丽,另一面却垃圾遍地,何以自处?上级作压力和群众呼声双逼下,心急如焚。
  • 2、他们在敌人进军的威逼下撤退。
  • 3、“漏油门”将英石油逼下台。
  • 4、李勇主任说,被鱼刺卡了后,很多人喜欢用土办法急救,像喝醋、吞饭团、吞馒头、吞菜、大量喝水等,都想用“吞”的动作,把鱼刺逼下去。
  • 5、也许在命运的牌局,在神灵们的威逼下,作为人类,其实还是有选择权的。你可以选择不去伤害别人,可以选择往后退却一步。于是,更多的东西被保全了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你所做选择的价值,在往后会得到证实。由·得林洛斯。
  • 6、又不知跑到那去了,天不但阴,而还飘起了细雨,在寒意的威逼下,不得不将厚重的冬衣,如枷锁一样,穿在了身上,这样的厚重感,总让人感觉失去了一些自由与灵动。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ㄧ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GKLP
  • 五行

(1)(动)逼迫;给人以威胁:形势~人。

(2)(动)强迫索取:~债。

(3)(动)逼近:~视(很相似)|大军已~城郊。

(4)(形)〈书〉狭窄:~仄(地方窄)。

  • 拼音xià
  • 注音ㄒㄧㄚ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GHI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

(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

(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车。

(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

(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3)(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

(14)(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

(15)(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

(16)(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

(17)(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到低处

(20)(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

(21)(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