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审
拼音: | qiū shěn |
注音: | ㄑ一ㄡ ㄕㄣˇ |
秋审的意思
词语解释:
秋审
(1) 明清两代在秋季复审各省死刑案件的一种制度,由司法部门审核案件,奏请皇帝裁决
例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复审死刑案件的一种制度。因于秋季举行,故称。 清制,各省于每年四月,对判处死刑尚未执行的案犯,再行审议,分为“情实”、“缓决”、“可矜”、“可疑”四类,报送刑部。秋八月,刑部会同大理寺等,对上述原判死刑的四类案件集中审核,提出意见,最后奏请皇帝裁决。
引《清史稿·穆宗纪二》:“諭停本年秋审,朝审勾决。”
国语词典:
古代各省死罪人犯,至秋季由刑部覆核定罪,在秋后处决,称为「秋审」。
网络解释:
秋审
字义分解
- 拼音qiū
- 注音ㄑㄧㄡ
- 笔划9
- 繁体秋、鞦
- 五笔TOY
- 五行金
(1)(名)秋季:深~|~风|~雨。
(2)(名)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麦~|大~。
(3)(名)指一年的时间:一日不见;如隔三~。
(4)(名)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危急存亡之~。
(5)(名)姓。
与秋审相关的词语